深蹲和俯卧撑,到底哪个更值得每天练?3类人划重点,选错真白练

深蹲和俯卧撑,到底哪个更值得每天练?3类人划重点,选错真白练

小区健身房里常常能碰到有人在纠结:“每天就只有半小时,是练习深蹲好呢,还是俯卧撑好呢?哪个的效果会更显著呢?”其实这两个动作我都带学员练习过,一个是用于锻炼下肢的“根基”,一个是用来锻炼上肢的“门面”,它们并非是“二选一”的关系——但要是选错了,确实有可能练了三个月却毫无变化,甚至还会损伤关节。

首先来谈谈这两个动作的“独特功效”,不要只看表面现象

深蹲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全身发力的源动力”。双脚与肩同宽,臀部向后坐,膝盖朝向脚尖方向,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就是这样一个动作,能够锻炼到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臀大肌、核心肌群,甚至还能间接地增强腰背力量。我让一位开网约车的大哥尝试过,他以前久坐之后腰都直不起来,每天练习20个标准深蹲,三个月之后他说“开车四个小时腰也没有那么酸痛了”。

俯卧撑呢,是“上肢力量的检验标准”。双手略宽于肩,身体紧绷成一条直线,弯曲手肘向下——主要锻炼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肩膀前侧)、肱三头肌(大臂后侧),同时核心部位也需要用力来保持稳定。我的表妹在考研期间天天长时间坐着,想要锻炼胳膊却又没有时间去健身房,于是每天睡前做10个跪姿俯卧撑(膝盖着地以降低难度),两个月之后她说“举着保温杯喝水都感觉胳膊有力气了”。

简而言之:想要腿部有力、走路稳健、爬楼梯不气喘,那就选择深蹲;想要胸、肩、臂有线条、搬东西不费力,那就选择俯卧撑。

看两个实际的例子,你就能明白“适合”是多么重要

我的朋友小张,是一名28岁的程序员,每天要坐10个小时,体检结果显示“下肢肌肉量偏低”。他一开始盲目跟风练习俯卧撑,练了一个月后说“胳膊酸得连握鼠标都累,腿该没力气还是没力气”。后来改为练习深蹲,从每天15个徒手深蹲开始,逐渐增加到30个,三个月之后他反馈说:“以前下班爬五层楼得休息两次,现在可以一口气上去脸不红,而且腰似乎也没有那么僵硬了。”因为他的问题在于下肢无力,而深蹲恰好对症。

另一个朋友小李,30岁,是一名教师,总感觉“胳膊纤细且没有力气,抱作业本都很费劲”。他尝试过练习深蹲,练了两个月后说“腿是有力气了,可是胳膊依旧松弛无力”。后来换成俯卧撑,从跪姿开始(担心标准的做不了会伤到肩膀),每天做两组,每组12个,两个月之后就能够做标准俯卧撑了,现在他说“抱着一摞作业本上三楼,胳膊不再晃动了”。

所以你看,并不是动作本身不好,而是没有契合自己的需求。

三类人应如何选择?照着做就不会出错

❶ 久坐人群(每天坐8小时以上):优先考虑练习深蹲。久坐最容易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臀部肌肉“松弛无力”,深蹲能够激活这些肌肉,改善腰臀之间的“发力连贯性”。刚开始的时候不要追求数量,首先要确保动作标准:膝盖不要内扣,下蹲的时候感觉臀部在“向后坐”,就像要坐到椅子上一样,每天做15 - 20个就可以了。

❷ 想要锻炼“门面”(胸、肩、臂)的人:选择俯卧撑。尤其是那些想要在穿T恤时展现出一些线条的人,俯卧撑比单纯举哑铃更加高效(因为它是复合动作,锻炼的部位多而且节省时间)。新手不要勉强自己做标准的,先做跪姿俯卧撑(膝盖着地),确保身体不塌腰、不耸肩,每组做到力竭(例如8 - 10个),每天两组就足够了。

❸ 想要全面提升的人:隔天练习,不要贪多。例如周一、三、五练习深蹲,周二、四、六练习俯卧撑,周日休息。我带过一个学员这样练习,三个月之后他说“不仅上下肢都有力气了,就连走路都感觉身体更加稳定了”。

这里必须要提醒两个新手常犯的错误:深蹲时“膝盖不要超过脚尖”?错!其实只要膝盖朝向脚尖方向(不内扣),稍微超过一点是没有问题的,反而是膝盖内扣最容易受伤;俯卧撑不要“塌腰”,身体从头顶到脚跟要像一块直板,否则练着练着腰就会疼。

深蹲和俯卧撑就如同米饭和面条,不存在谁比谁“更具营养”,关键是要看你目前缺少什么。每天半小时,如果想要腿部有力、改善体态,那就踏实地练习深蹲;如果想要上肢有力、穿衣服好看,那就认真地练习俯卧撑。

关注我,下期咱们来聊聊:深蹲和俯卧撑练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例如普通人能够做多少个标准的深蹲/俯卧撑,才算基础力量达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因个体体质差异,练习效果及风险因人而异。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过程中若感不适请立即停止,必要时咨询医生。请勿替代专业医疗或健身指导。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风险自担)

🎯 相关推荐

文字一键转换为表格,原来如此简单
pc365buy

文字一键转换为表格,原来如此简单

📅 08-06 👀 5831
LOL WE战队被罚15万台币怎么回事?LOL WE战队为什么被罚款
流量囧途文章
(0755) 3656 3788

流量囧途文章

📅 07-02 👀 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