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岗位需求与求职者数量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如今的就业市场,岗位需求增长缓慢,而求职者却源源不断。一方面,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导致企业招聘更加谨慎,岗位数量相对有限。另一方面每年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市场,使得就业压力持续增大。以去年为例许多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今年又将有一千两百多万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只会越来越卷,学历贬值也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表现,十年前本科毕业文凭找工作信手拈来,到现在硕士研究生毕业简历都无人问津。就业环境一年不如一年,这不仅体现在岗位竞争激烈上,还表现在企业的裁员、降薪等方面。很多行业都面临着寒冬,如光伏行业,持续亏损导致各大公司降价、裁员、闭厂、降薪。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一技之长、没存款、没有背景关系的人,确实需要珍惜当下的工作。总之2025年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热门专业过热:
如今一些热门专业过热,盲目开设之风盛行,导致毕业生过剩,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风险。以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布局点竟然已超过500个。在普通二本或者民办高校就读该专业,由于培养方案混乱,学生难以掌握实用技能,毕业后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难就业专业排名:
难就业的专业众多,如土木工程、生物工程、美术学等 50个专业。土木工程行业受地产行业调整影响,工程项目减少,就业机会自然减少。同时,行业需要户外作业,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此外,社会认可度不高,工资不高,影响从业者职业发展前景和社会地位。
特定专业就业压力大:
会计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临床医学等专业毕业生泛滥,就业竞争压力大。会计学专业前些年很吃香,但随着报考人数增多,就业竞争压力逐渐提高。高级会计师虽然是香饽饽,但普通会计岗位竞争激烈。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多数文科生的首选,开设院校虽不算多,但毕业生不少。这个专业就业方向多,是文科生的万金油专业,但文学功底特别好的学生较少,比较好的发展方向要么当老师,要么考公务员。
就业难的具体表现…
学历贬值:
如今本科甚至硕士研究生学历贬值已成不争的事实。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2025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222万之多,其中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学历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逐渐减弱。岗位竞争激烈,一个岗位往往有数十人乃至数百人竞争。很多大学生、硕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能从事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工作。不少人抱怨,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几十万人民币,毕业后却只拿 4000 多元工资,教育投资回收困难。
行业寒冬:
以光伏行业为例,行业遭遇寒冬,公司裁员、降薪,员工面临困境。2024年,光伏行业供需错配,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盈利水平承压。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 中环等9家光伏企业陆续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均为预亏,最高或亏损55亿元,合计最大亏损值超188亿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纷纷采取降低开工率、裁员、暂缓或取消新项目投产等措施缓解经营压力。
就业选择困境:
大学生在就业、考研、出国打工等选择中纠结,面临各种问题。一方面,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岗位需求与求职者数量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另一方面考研也并非易事,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本科毕业生几乎都要考研,很多学生考研不得不“二战”“三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首先要调整好心态。2025年就业形势虽然艰难,但并非毫无机会。毕业生要认识到就业是一个过程,可能会面临挫折和困难,不能因为一时的不如意而失去信心。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理性看待就业市场的竞争,拒绝“盲从”和“躺平”。高学历低就业,明年的就业将是地狱难度。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前就业形势确实非常严峻,到了明年或者后年,估计会比今年还难熬,每个普普通通的人都或许得面对的难题。毕业生数量猛涨。在202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都到一千一百多万了,创了历史的新高。这么猛涨的势头,大学生找工作很难,就业率不高。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家里等着找工作,失业率挺高。7月份的时候,全国城镇16-24岁劳动力的失业率是17.1%,能看出来青年失业率在往上涨。
经济的影响:
经济不太好,让2022届和2023届没就业的学生里的大多数,还有2024届没就业的一部分,可能都还没工作,这四届毕业生加起来没就业的人数应该超过一千万了。
在职的人失业:
全国上班的全职职工大概3.5亿,起码有3500万以上上班的人没了工作,就算只算青年失业的人数,也差不多超过2500万。
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要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从2008年到2018年,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是7%,每年能创造一千三百多万个工作岗位。以后想创造比过去还多的工作岗位,几乎是办不到的。这些个因素凑一块,就让当下的就业压力大到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程度。未来的就业市场真让人觉得“难死个人”,不过在困境里头也藏着些机会。只有政府、企业、高校还有个人一起使劲,才能盼来就业市场的好时候。希望每一个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路,达成自己的梦想。突然发现比80后失业更可怕的是00后也找不到工作!不经意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触目惊心,不只80后在集体失业,据智联招聘报告显示,2024年一千一百多万00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55.5%,今年全国近6000万人仍在辛苦求职中。今年的失业潮,真的太吓人了!前几天某个头部网红嘲讽大学生找工作的事儿,说00后不是要整顿职场吗?怎么现在职场进不去了?等相关话题持续登上热搜榜。一夜之间掉粉100万,后来又出来道歉了。这个事儿啊,就说明一个问题,目前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真的已经岌岌可危了,但很多人对于这个事儿确实是不知道或者叫做没概念。关于网红发布视频“嘲讽00后找工作”的言论引发争议,不是…你是真对00后的就业形势真不了解啊?知道现在年轻人就业究竟有多难吗?00后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工作会,部署做好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据统计,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和国内大学毕业生一起淹没在求职大军中。根据领英《2024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毕业归国意愿明显增强,2023年计划回国发展的留学生从32%增长到84%。再来看看猎聘发布的《2024 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从专业角度来看,理工类、经管类、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的 offer 获得率由高到低依次为49.4%、47.1%、43.9%。各专业offer 获得率均不足50%。那现在的学生真的不够努力吗?求职时间提前,6成毕业生大四上学期甚至更早开始找工作。2024届毕业生开始找工作的时间更早,60.3%的求职毕业生在2023年开始找工作,比2023届毕业生在2022年找工作的比例(49.9%)高10个百分点。投递简历增多,近4成毕业生已投递超50份简历。从简历投递情况看,39.2%的求职毕业生自开始求职已经投递了50份以上简历占比最高,且高于去年的34.9%。实习经历增加,近8成毕业生有过实习。从实习经历看,32.7%的应届毕业生有过两次及以上实习经历,45.7%有过一次实习经历,共计达78.4%。现在的学生们提早看机会、多投递、多实习。可见网红羊毛月的说法多少有些“何不食肉糜”了。教育部为2025届毕业生发声10条有8条都是秋招零offer,真的没人在意吗?当然不是,就业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关注的严肃议题,教育部做了一系列的举措为毕业生发声。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实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数据显示,9月以来,各地各高校已开展招聘活动5.5万场,提供岗位信息1093万条。与此同时发布了一系列就业指导政策。2024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和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024年11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教育部,并发布了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应对决心。然而,尽管有众多招聘活动和政策支持,仍有部分毕业生面临秋招零offer的困境,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就业市场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毕业生们不能仅仅依赖于学校和政府的支持,自身也要积极主动地提升自我,包括通过实习、培训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通过自学、参加竞赛等途径拓宽知识面与技能领域,从而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正在求职的我们可以做什么?必须面对的现实是——高学历依旧是找工作的关键因素,但是不再是就业的保障,企业招聘标准逐渐向“技能+经验”倾斜。就业寒冬之下找工作,适配度一定是高于学历背景的,学历固然重要,但是雇主招聘时更希望招聘“拿来即用”的垂直人才。因此,就业寒冬是事实,但是同学们也不用过于悲观,而是通过”多多实习“做好御寒准备。但是实习一定要明确主线。实习赚不到钱,那我们一天坐在工位8小时干什么?实习的目的只有一个字,就是“偷”。“偷”知识:从企业知识库“偷"业务认知。一般成熟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的的知识库,里面有非常多的业务文档,能很好地提升对行业/岗位/职场技能等认知,可以帮助你快速沉淀业务知识。“偷”人脉。以部门为圆心,去“偷"人脉。在工作做好的基础上,和实习搭子、上级领导搞好关系。一般你的实习搭子都是和你背景以及学习阶段差不多的同辈,不管他们是直接就业还是升学,都有可能成为你未来职场的同事或是留学期间异国他乡抱团取暖的伙伴,而上级领导则可能在关键节点,如升学申请或职业推荐时,为你提供推荐信、内推等帮助,为个人发展增添机遇。当你把为别人打工的思维转换为偷师学艺时,工作就会反过来为你打工,你在工作过程中学到的本领和积累的资源,可以跟随你应用到未来任何一份工作中。希望各位同学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顺利过渡,真正将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教育部最新发布信息显示,2025年大学毕业生预计高达1222万,比今年还多43万,今年就业率仅为55.5%,形势严峻啊,老师们也不敢留人了,让孩子们早早未雨绸缪!据统计数据,2024年的就业率,从学历层次来看,普本院校硕博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仅为33.2%,低于本科生的43.9%,从专业来看,理工类、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普遍下滑,文科类专业的就业率则有所提升。所以整个就业市场的供需严重失衡,现在的大学生遍地都是,毕业即失业,真的有可能用一麻袋钱换回一麻袋没用的书。都说00后在整顿职场,可实际上连职场都没进去,怎么整顿?随便在网上搜了一下00后毕业生都去了哪儿?有的在种地,种地也算是一种出路,空闲的时候还要多学点东西,种几年地等形势好的时候再出山。有的卖豆腐,虽然卖豆腐会辛苦一些,这形势也只能坚持了。有的做保安,一下少走了几十年弯路,六七千一个多抵得上大部分人的工资了。有的跑滴滴,能跑滴滴都不错了,现在滴滴也是很卷,人越来越多。有的直接进厂打螺丝,进厂打螺丝工资是能高一些,但这个工作强度还是要注意下身体。有的去做双休客服,客服可以先干着,先生存下来再说。有的去药店上班,药店看来也是降本,空调温度都卡着了,虽然工资不高,但作为过渡还可以。有的在三轮车上卖卤味,钱真不好挣,这投资3天直接亏了一大半。有的去电子厂上夜班,所以大学生的出路是在电子厂吗?00后现状,真是让80后的老前辈看得老泪纵横。学历进步了,工资退步了!从大专到本科,学历是进步了,但是工资退步了,还退的很明显!,这样的大环境,00后该何去何从?只想说你们可以自嘲,但不必自卑,更不要自暴自弃。没有人会一辈子走运,也没有人会一辈子倒霉。